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 >

构建开放人才培养体系 打造差异化办学特色

2021-08-31 14:13: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邵阳学院坐落于湘西南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邵阳市。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邵阳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坚持“以本为本”,强化系统思维,突出改革创新,推进新工科建设。

在实践中,邵阳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坚持以学校为基础、企业为主导、项目为载体、技术中心为平台,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构建开放式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校企协同、项目承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差异化的办学特色。

搭建平台创新育人体制

学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为龙头,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汇聚行业企业和学校要素资源,共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和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全面落实新时代“三全育人”要求,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完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体系。学院建有市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基地)8个、重点实验室2个和现代产业学院1个。

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注重强化两个特色方向的平台建设,果蔬清洁加工方向与湖南李文食品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湖南李文食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湖南省果蔬清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豆制品加工与安全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生态酿酒方向与金东集团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等共建“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生态酿酒新技术与应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

学院建立面向区域酿酒产业的“湘窖生态酿酒产业学院”,构建了理事会、管理委员会和教学科研指导委员会的三级组织架构,发挥企业的教育主体作用,改变人才培养主体和教育途径单一的局面,探索多元化办学机制和路径,构建产学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和新型应用型本科可持续发展路径。

校企协同完善育人机制

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协同、项目承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学校为基础,以企业为主导,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建立学校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两支队伍,开辟学校基础理论教学与企业专业教学两个课堂,打造学校专用实验室与企业技术中心两类平台。

学院的专业教学内容接轨本学科应用领域新的科技成果、岗位实际要求,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导向,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体现专门性、针对性、实践性、行业性等应用特色。

学院注重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建设,聘请了企业技术骨干20余人,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和实践教学指导。近4年,共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课程2门、校级一流课程8门和特色课程4门,以企业为主指导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2100余人次、培训白酒品评学生50人。

项目承载拓宽育人途径

学院以项目为纽带,通过项目承载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承载创新精神素质提升、承载知识转化为效益、承载“三链”有机融合、承载校企长久合作双赢,推进产教融合“融得进”“联得久”。

近年来,本科生的专业实验教学项目70%源自企业合作项目的开发设计,80%的专业课程项目化实训环节在合作企业完成,90%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来源于合作企业生产一线。

学院与合作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并将生产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转化为企业科技攻关项目。学院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全方位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技术改造等工程项目,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打造任务式与项目化驱动的真题真做和案例教学的工程教育特色。

通过项目承载,学院本科生近年来主持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课题53项,发表论文123篇,获得授权专利23项。教师主持企业省市科研课题58项,70%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教师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11部。同时,在科研训练与案例教学中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润物无声”。

协同育人培养产业英才

以校企协同搭建教学科研平台为抓手,带动了协同规划专业建设、协同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协同项目指导与攻关、协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良好育人局面。

近年来,学院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省级“互联网+”等大赛奖10项,国家学科竞赛奖12项,省级学科竞赛奖38项。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扩大了视野,形成了良好学风。

近5年,应届毕业生学位授予率达99%,考研升学率近26%,其中生物工程专业考研升学率达38%。协同育人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初次就业率在80%以上,年终就业率在96%以上;毕业生“上手快、能力强、敢创新、能吃苦、留得住”,大部分在3至5年后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

(记者 余有贵 王放银)

关键词: 构建开放 人才培养体系 打造差异化 办学特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