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 >

新时代好老师要有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021-07-09 15:08:07    来源:中国教师报

仲夏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郁郁葱葱。农大教师胡春燕被省教育厅推选为“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的喜讯像袭人的花香,迅速弥漫了整个校园。胡春燕老师已毕业的学生、亲朋好友都纷纷以电话、微信等方式发去祝贺,胡老师的“铁粉”第一时间在短视频平台转发,并配以文字——“我们的好老师,我们的女神,我们追求的星”,一时间点击率激增。

“大张旗鼓对‘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进行矩阵式推荐与宣传,以点带面,形成虹吸效应,达到了我们举办该项活动的初衷与愿景。”江西省教育厅师资处负责人这样介绍。

随着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第二榜推介人选陆续发布,该活动再一次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这是继“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以来,江西省在师德师风建设上深得社会好评的又一细招、实招、硬招。

“在评选中充分考虑到高教、职教、基教(含特教)、幼教等不同阶段、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内涵的教师群体。紧密切合主题,紧扣‘学生心中’四字,突出‘新时代’特点,努力在我们的身边点亮‘教师明星’。”江西省教育厅师资处负责人这样介绍。

谱“好”爱心曲,呈现新风貌

新时代的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情怀,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甘做学生前行的明灯、攀高的阶梯。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这是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李刚最真实的写照。临近退休的她仍能与时俱进,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难以用传统教学手段讲透的微观、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地呈现出来,让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活”起来。她常说:“医学是关乎生命安危的科学,把教案做细致,把内容讲清楚,学生就会学得足够透彻;对教学饱含敬畏之心,学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医生这份职业的意义。”

就是这样一位严谨负责的老师,其实还是一位癌症患者。2009年,李刚不幸罹患癌症,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她将手术日期推迟;化疗的副作用让身高1米7的她,体重从120斤骤降至75斤,头发也完全脱落。但化疗期间,她仍以超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持给学生带去一堂堂高质量的授课,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爱人的方式有很多种,有身体力行的,也有在与时间的博弈中,以“泉眼无声”的方式慢慢流淌出来,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吕余锋便属于后者。

面对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如何让无声的世界通过手语变成“心语”,走进他们的心灵?吕余锋23年如一日,陪伴着这些被按下“静音键”的孩子,从桃李年华走到不惑之年,在儿童语言康复教育领域默默奉献着。

这群孩子中,有的年龄尚小,时时需要老师陪伴;有的受生理缺陷影响,易焦虑、暴躁、自闭,需要老师耐心安抚、引导。吕余锋“爱”字当头,以母亲的慈爱和敏锐关注每一个孩子,及时捕捉他们的思想动态,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用特殊的“语言”给这群特殊的儿童重拾生活的勇气。每一届被吕余锋教过的孩子,都把她当成自己的妈妈,毕业时都会用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激与不舍。

谱“好”奉献曲,体现新担当

新时代的好老师,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义担当,既要做学高为师、传授知识的“教书匠”,也要做身正为范、立德树人的“大先生”。

随着城镇化成为时代潮流,昔日热闹的乡村学校逐渐冷清下来,许多教师都千方百计往城市里“挤”。在熙熙攘攘进城的人潮中,有一位乡村老师放慢了脚步,选择了坚守,并在守望中化成一道风景线。他就是上饶市横峰县周家访村教学点的曾玉金老师。“只要还有学生,我就不能走,学总是要上的。”曾玉金的轻声细语里,透着朴实与坚定。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重峦叠嶂下的周家访村教学点,就是曾玉金工作30余年的地方。在这里,他既是老师,又是家长,还是厨师和门卫……而他也没有因为教学点条件差、学生少而松懈,一张讲桌上井然有序地摆着一至六年级的教材。作为教师,他既上语文,又上数学,还教体育和音乐。他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文化课程不放松,艺体课程不落下,每周一升国旗唱国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每月一期黑板报……他想尽办法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因为有了他,孩子的眼里有了光芒;有了他的校园,沉寂的山谷里飘荡着银铃般的笑声,那是大山里的希望与未来。”一位记者采访曾老师后,眼里含着泪花这样写道。

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过山车”般的昼夜温差,难以适应的疆域饮食,水土不服带来的种种不适,去过新疆支教的人都有这样“刻骨铭心”的经历。一生尝试过一次援疆,就足以打下一辈子的烙印,而有人却义无反顾,连续两次援疆。她就是安福县洋溪镇中心小学95后小姑娘李辰。

为响应国家“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的号召,2018年8月,李辰通过层层选拔成为江西省首批援疆支教教师中的一员,并随队来到了祖国最西北边陲帕米尔高原冰山下的璀璨明珠——新疆克州阿克陶县。

初到受援地,由于气候干燥,李辰连续一周流着鼻血,又因天气干冷,她咳嗽了整个冬季。李辰经历了频繁的中小地震,体验了南疆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忍受着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孤独悲伤。但她身上扛着责任,心中怀着大爱,挺过来了。

有信仰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艰辛与充实的支教时光转眼期满,从未想过留任的李辰,因学校和学生的一再挽留,毅然递交了继续留疆支教的申请书,开启了新一轮艰苦却有意义的支教生活。

谱“好”创新曲,展现新本领

新时代的好老师,要有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锤炼过硬本领,更好地服务新时代的教育事业。

发扬大国工匠精神,丝毫之间见证治学之严谨,分寸之中彰显教学之脊梁。在九江职业大学教授唐业茂的身上,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这样一种精神。作为九江职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从教25年来,唐业茂长期坚守教育教学一线,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监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你们看,A和B中间有哪些勘测点……”唐业茂正在教室里给学生上建筑工程测量课,他通过课件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不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要点,学生则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不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建筑从业人员需要有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这样才能把楼盖好,把路修好!你真心对学生好,学生也会对你好,毕业离校多年后依然会记得帮助过自己的老师!”这是常挂在唐业茂嘴边的口头禅。

思政课是立德铸魂的根本课程,是“政治课”,也是“人生课”,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它的重要性在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思政部主任、副教授董洁身上得到了体现。课堂上,董洁紧扣时代脉搏,从社会热点和历史资料里挖掘素材,将授课内容与学生成长以及当下现实结合起来,将中国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播撒进学生的心田。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无数医护工作者白衣执甲,做最美的逆行者。董洁从已毕业的学子奋战在“战疫”一线的故事,讲到疫情中的“中国样子”,让学生深刻地明白什么是“医者仁心”。

“我不是在最美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因为遇见你们,让我有了这段最美好的时光!”从教30余年来,董洁担任了近20年班主任,涉及中专和高职等学制、护理和口腔技术等专业,所教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她把每届班主任工作经历都当作“有缘的相遇”。

“教师德高艺精人善,于学生是一生之幸。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久久为功的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我们将一如既往做细做实‘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这一精品工程,做好做精‘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这个新品牌,让这些获评的教师活成一束束光芒,照亮赣鄱教师朝上、朝善之路。”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江西省教育厅厅长郭杰忠胸有成竹。

“每一位教师都是移动的灵魂播种机,无论是在象牙塔的大学校园,还是在重峦叠嶂的大山深处,尽管岗位不同、贡献迥异,但学生的心中有一杆秤,它称出了为人师表,称出了仁爱与善良,引领出赣鄱师魂的时代新风尚。”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叶仁荪这样评价。

(记者 周书贤 通讯员 孙国宾 周新兴)

关键词: 新时代 好老师 与时俱进 精益求精 工匠精神

相关阅读